给几条建议,希望对2021年还在投资的基民能有一些帮助。
去年暴涨的那一些基金,谨慎对待。
去年的大盘并没有特别大级别的行情,而出现暴涨的基金,往往是押对了某个板块。
板块都是有周期轮动的,经历一年的大涨后,往往需要2-3年的时间来修复估值。
所以针对去年暴涨的基金,谨慎对待,能不参与,尽量不参与,能少参与,尽量少参与。
下跌时不要盲目补仓、加仓。
很多人的基金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撤,但不要盲目加仓、补仓。
把每一次买入基金当做是一次新的交易,只有一种情况可以加仓,就是看涨的情况。
千万不要进入所谓补仓能降低成本的误区,基金持仓量增加,看似亏损比例少了,但会面临更大金额的亏损。
能做定投尽量别一次性投入。
千万不要有买基金抄底的想法,这个难度比股票抄底更高。
如果长期看好,想要投入资金,尽量选择定投的方式,安排好每一期定投的金额,确保自己能坚持定投。
这一轮周期肯定是按年计算的,所以定投资金分配也要按年来。
一次性的投入不是不可以,必须等行情彻底企稳以后,而不是半路抄底。
尽量选择大一些的基金。
不要太注重基金排名,尤其是盲目入手一些逆势上涨的小基金,还是要关注规模。
部分小基金出现上涨,因为选股思路特殊,持有的个股结构多有一些问题,应予以回避,不应盲目追高。
基金规模百亿以上,都是适合投资的。
至于规模特别大的要不要选择,只能说见仁见智,但相比之下,只要基金规模大,原则上都不会太差。
注重基金的回撤控制。
今年不是考验收益的一年,而是考验回撤的一年。
基金的最大回撤率控制能力越强的基金,越值得拥有。
风险控制也是基金经理水平的重要体现。
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。
2021年入场选择基银行信息港资的,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。
如今的行情和价位,已经透支了基金重仓企业的业绩,估值压力仍然存在。
所有的估值压力,要不就是通过下跌来修复,要不就是通过时间来修复,两者都是一场持久战。
多看看非股票类基金。
债券基金、黄金、原油等基金,都存在一定的机会。
别把基金当成单纯的股票投资,基金可以投资的市场,远比想象中要多。
股市的小年,资金一样有避险需求,债市、大宗商品,都是主要去处。
海外投资基金适当关注。
那些耳熟能详的互联网龙头,几乎都在hk和MG上市。
这些企业的规模和净利润,每一年都在稳定的增长,非常值得关注和投资。
QDII基金中,有一些就是专注于海外的互联网龙头基金的投资,并且已经给投资者带来了不俗的回报。
2021年,注定不是一个基金大年。
从管理层的态度来看,也是在持续控制基金的发行规模,明白的人,自然明白这是什么样的基调。
很多人对于基金的概念有些模糊。
基银行信息港资本身,并不是要去赚取风险投资的回报,而是让基金经理以更专业的投资方式,帮助投资者赚取市场、赚取企业成长的钱。
而当股价的上涨,已经超出了企业成长的范围,那么持有这些企业股票的基金,面临调整也就很正常了,毕竟没有哪个行业的企业,能在短短一年内,出现80%,甚至100%的成长。
从长期来看,优秀的基金年化回报也就在15-20%区间,这是完全符合实际企业增长水平的,也是投资股票基金应该能享受到的红利回报。
如果你还是一名普通的基金小白,刚刚进入到基银行信息港资领域,不妨多多的学习,快速的成长,更高效的去理解这个投资领域。
最后啰嗦两句。
基银行信息港资是长期投资,长线回报,在投资开始的时候,就要想好会面临风险,面临亏损,面临时间的考验。
投资从来没有只赚不亏的,那叫存银行,所以,心态一定要调整好。
耐得住寂寞,守得住长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