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种情况可能不仅仅是借贷纠纷,严重了可能涉及到诈骗罪,借钱这种情况在生活中时常发生,我们有时候一时拮据可能也会向别人借钱,但是也有人以借贷为幌子实施诈骗,我们一般管这种行为叫做“借钱不还”型诈骗。
【诈骗罪】
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,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。
【法律依据】
《刑法》第二百六十六条,诈骗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本法另有规定的,依照规定。
而对于这两种行为我们主要可以从下面两点进行区分:
1.行为人的主观意图不同
借贷行为是有借有还的行为,而诈骗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,即行为人在借钱时就具有不归还的意图。
2.如何判断行为人非法占有的主观意图
(1)行为人借钱的理由与实际用途;
(2)行为人借款时的财务状况;
(3)行为人是否有掩饰真实身份或隐匿行踪的行为。
所以“有个同学和她老公,以小孩生重病,以她出车祸等,编造各种谎言骗钱”这种行为,很有可能已经涉及“借钱不还”型诈骗,有可能会受到刑事处罚。